close

高中畢業那一年,我覺得,我想要當記者。

 

大四畢業前,聽說有學姊在排球雜誌接稿,我請認識的學姊幫我問,轉達我想接觸採訪的意願,接著我就進入排球雜誌寫採訪稿,完全不懂排球規則的我,只好專門負責教練、排球員的人物專訪,我第一次採訪排球員,是在msn上做的採訪。

 

從學校畢業後沒多久,第一份正式的工作,是負責全省民宿的採訪。遇到奇怪的管理者,工作其實並不順利,後來因為這個工作認識了當時的聯合報記者秀芳姐,秀芳姐知道我在公司的狀況,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秀芳姐的電話,電話裡他告訴我:「我在旅展遇到了你董事長,我告訴他,你稿子寫的很好,很有才能,叫他要好好運用你的專長。」

過沒多久,我還是黯然的離開了這間公司,但是對於秀芳姐的這份感謝,我至今沒忘。

 

後來我到了HERE雜誌,上工的第一個採訪是一家高級燒肉店,採訪的時候老闆娘不是很配合,蠻冷漠的,店裡的肉很高級,一片需要上千塊,他不願意浪費這些上等肉只為了讓我們拍照,後來我們拍了幾塊冷凍的牛肉草草結束。

出刊以後,老闆娘看到了雜誌的報導,傳了簡訊謝謝我,還說下回我去要請我吃燒肉。

 

接著是狼狽的離開自由時報之後,我的編輯在msn上告訴我,我的文筆很好,稿子寫的很流暢。那時我反問他:「記者文筆好不是最基本的嗎?」那是在自由時報的工作裡唯一一次得到的稱讚,雖然不是什麼多了不起的事情,但是很珍貴,謝謝你。

 

在每個採訪經驗裡遇到的每個人,一開始接觸的三分鐘裡,就能大概了解受訪者的特性,知道這次的採訪將會是什麼模樣。從他們身上聽到每個的故事,讓我看到了世界的模樣,也從分享中得到了許多生活中的感動,那是最大的收穫。

 

接觸旅遊五六年了,美食也採訪了不少家,全台灣跑過好幾遍了,而我也累了。

不想再為了塞滿頁數去湊景點數湊店家數,花大把的時間找這些永遠都填不滿的數字,不想採訪只是點到為止,20分鐘、1小時就趕一個行程,出差採訪到口渴,早起晚睡一天採訪10個點,100字200字300字寫微不足道、搔不到養處的介紹報導,再花時間確認地址電話營業時間,確認這碗麵賣多少,大人小孩的門票是多少錢。

 

不是媒體圈的新鮮人了,不想辜負受訪者的期待,想放自己一馬,接下來,我只想好好的花時間,花大大的篇幅,一次好好的介紹一個人、一個景點、一家店,深入的報導每個我認為值得介紹的小細節,因為我覺得唯有用心去認真的、好好的去做一件事,才能對自己有所交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is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