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IMG_1647_調整大小.jpg  

  

自從換了工作之後,任職一年多,遇到了很多不喜歡的人和受訪者,老實說,這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。

講的那麼誇張到底是遇到多少呢?

這個問題太困難了,如果反過來算會比較容易,覺得喜歡的嘛大概只有一位吧,一位受訪者。

昨天下午到台北的一間店採訪,訪問到半途,忽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湧上來

本應是再熟悉不過的採訪工作,在那一刻突然覺得陌生

雖然自己心裡大概知道是什麼原因,不過在發現這種陌生感的存在之後

還是對這種竟然會出現的感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。

有時候我會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

還是回去吧?這樣的念頭偶爾也會在心裡問著自己。

是的,我不是老喜歡念舊著活在過去的人,只是過去會遇到的那群人,真的可愛多了

當你遇到很棒的受訪者,你會被他的言語行為所感染,覺得感動、替他開心

會很想用盡全力極為認真花很多時間來寫這篇自以為很棒的稿子。

 

看著照片檔案的顯示資料,採訪台東的夏耘自然生活農莊,竟然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

而採訪部分片段的記憶,至今我仍記得很清楚。

「我們想介紹什麼是秀明自然農法,所以採訪當天是不是能多找幾位秀明的農夫一起來聊呢?」

電話裡,我對農莊的主人林義隆這樣請託。

直到車子停在農莊門外的那一刻,我都沒有把握除了主人之外,是不是還有其他農夫已經在裡面等著。

下了車打了招呼,才知道在門內熱鬧吃飯談天的,是三位農夫林義隆、阿榮、許壬佶。

我還記得那天阿榮帶著一頂鴨舌帽,他是種茶的。

 

拉著桌椅,我和三位農夫就這麼在院子裡開始這天的採訪

二十多歲的我,面對三位整齊的坐一排、三、四十歲的大哥,對他們提出問題,一一發問

那一刻有個畫面閃過腦海,心裡覺得,這場面還真像議院質詢。

 

攝影師的快門聲不斷的響著,林義隆告訴我,他其實並不喜歡上鏡頭

因為媒體總喜歡在他高薪科技產業退休的背景上著墨

不過既然想推行秀明農法,媒體的曝光還是需要的,所以他才答應這次的採訪。

因為採訪的是軟性新聞,我一向不喜歡勉強別人接受採訪,我總覺得既然對方有所考量,何必又逼又求的

那天聽到林義隆這樣說,一方面很謝謝他,一方面也對他推廣的心意感到佩服。

 

IMG_1648_調整大小.jpg  

一般的農夫在種植農作時需要噴灑農藥

強調有機的,用的則是有機肥料

秀明農法的栽植方式則是不用任何化學農藥,僅以自然枝葉泥土來堆肥

崇尚自然,完全天然系土生土長

這樣農夫應該很閒吧?因為不施灑農藥,所以除草等雜活可也是很累人的!

這群同為施行秀明農法的農夫常常聚集舉辦活動,到彼此家吃飯作客、舉辦農夫市集

據說每回辦市集農產總是供不應求,很快就會賣光

跟著林義隆逛他的果園,農地之間,其實並沒有很明顯的界線

果園裡種有水晶楊桃、金鑽鳳梨、芭樂等水果,都是一小區一小區

而也是在這裡,讓我認識了一種叫做「豆莢」的蔬菜,據說這種東西大多是原住民才會種植。

 

IMG_1650_調整大小.jpg  

在農莊逛了一圈後,許壬佶邀請我們到不遠處的他的稻米田看看

我站在田埂上,颳起了大風,風將稻穗吹起了漂亮的弧度

那樣壯觀的景致不騙你,真的很美!

 

回到台北的辦公室裡,我寄了封資料確認的信件給林義隆,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

回覆之餘,他另外還在信上寫著,我問的問題和別人都不同

這應該算是好事?哎呀~我就當它是稱讚了,哈。

 

再隔一段時間之後,開始收到了夏耘自然生活農莊的電子報

我很訝異,因為每一份電子報的內容都很豐富,很多都是林義隆自己編排撰寫的

他分享最近的農事、農法的資訊

從那些字句中,我看到了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面貌

每次採訪到這樣的人,我都會不可思議的想著,我們真的是活在同一個世界嗎?

因為當時用的是公司信箱,離職之後就沒再收到過了,有點可惜。

 

後來偶爾在facebook上得知他的農作很受歡迎,預訂的人很多,供不應求

總會在心裡替他高興,這份捨棄都市回歸田園的夢想,在平凡的幸福間,終有了美好的收穫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is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